近年來,高唐縣緊緊把握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大力發展以錦鯉為代表的特色漁業,積極構建創新鏈、服務鏈、消費鏈、供應鏈等多鏈聯動的“錦鯉+”產業生態圈,趟出了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高唐先后被評為“中國錦鯉第一縣”“中國錦鯉之都”“錦鯉故里”,“高唐錦鯉”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一、聚焦“生態養”,讓錦鯉產業“旺起來”。
突出“生態、高效、健康”養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高標準設計建設錦鯉養殖池,實施“封閉式循環水”“微孔充氧和底層增氧”等節水節能養殖模式,開發“錦鯉無水掛卵孵化裝置”等10多項專利技術,有效降低了養殖成本,提升了養殖效率、錦鯉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錦鯉養殖戶390余戶、水產養殖企業47家、行業協會2家,高標準工廠化養殖車間近3萬平方米,養殖面積8000余畝,年苗種繁育能力3億尾,總產值達10億元,錦鯉產業規模水平位居全國前列。2020年,國家首個“全國錦鯉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站”落戶高唐。
二、聚焦“優質育”,讓錦鯉產業“美起來”。
緊盯“提升品質、優化品種”目標,從香港、廣州等地引進優良錦鯉親本,并加強與漁業科研機構、院校的合作交流,推廣先進養殖設備設施,全面提升錦鯉良種工廠化控溫培育、孵化、繁殖、疾病防治、水質調節等技術水平。建成首個省級錦鯉水產良種場1個,培育錦鯉品種近30個,幼魚培育成活率達90%以上,花色組成及花紋分布均勻率達到99%,性狀特征持續穩定在97%以上,先后培育出“鯉都”“富貴雙色”“富貴三色”“駝背龍”“鑫盛和”等多個特色錦鯉品牌,錦鯉品種由百元等級躍至千元乃至萬元等級,高唐錦鯉良種選育及苗種培育技術達到全國領先水平。高唐縣連續5屆獲得“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金獎”,連續2年獲得“全國漁業優勢區域獎”。
三、聚焦“全力銷”,讓錦鯉產業“富起來”。
一是拓展銷售渠道。與電商服務公司合作建立錦鯉專業銷售群,培養專業化主播團隊,擁有錦鯉營銷經紀人160名,利用互聯網平臺充分釋放錦鯉流量。與縣職教中心合作開設電商課程,培育電商人才1000余人。與上百家錦鯉銷售商合作,每年寄出錦鯉快遞10萬余件,銷售額近億元,高唐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錦鯉產業集散中心。二是搭建銷售平臺。立足建設北方最大錦鯉交易市場,投資550萬元改造提升6000平方米標準化銷售池,可養殖優質錦鯉3萬余條,價值2000余萬元。投資400余萬元搭建錦鯉直播基地,總面積2300平方米,現有電商直播間38個。三是延伸產業鏈條。積極發展魚糧器械及錦鯉周邊產品經營、物流運輸等,帶動3000余名群眾就業,人均每年增收5萬元以上。
四、聚焦“融合創”,讓錦鯉產業“強起來”。
依托錦鯉、民間非遺、美麗鄉村等資源稟賦,探索推進“錦鯉+書畫+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一是盤活資源。深入挖掘人文底蘊、書畫文化等資源優勢,盤活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引入錦鯉創意元素,開發錦鯉麥秸畫、根雕、剪紙、手掌畫、石頭畫、工藝葫蘆、木版烙畫等10余個錦鯉文創系列產品,充分挖掘錦鯉文化內涵,打造新型錦鯉文化業態。二是豐富產業。堅持以“基地經濟”涵養文旅業態,找準農文旅融合發展最佳結合點,聚力推進“鯉都印象園”建設,打造集錦鯉文化、研學游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產業園。項目規劃投資2.4億元,總占地150畝,涵蓋錦鯉養殖區、寫生區、研學區、民宿區、科普長廊、文創產品展銷中心、文化交流中心等,全方位展示高唐錦鯉獨特魅力,形成從養殖銷售、科研育苗到書畫藝術、民俗體驗的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鏈條,實現高唐錦鯉產業由“賣魚”到“賣文化”的轉變。截至目前,已建成溫室錦鯉養殖池68個、室外育苗池31個,養殖水面5萬平方米,錦鯉文化觀光休閑基地26處。三是打響品牌。多次舉辦全國錦鯉大賽,吸引各地上百家錦鯉養殖場、產業參展商來高參賽,東南亞多國來高交流參觀20多次,高唐錦鯉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2024-08-04 09:51:39
2024-08-04 09:43:17
2024-08-04 09:47:13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