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對我市茌平區耿店村吸引“棚二代”回鄉創業的做法點贊,指出“這個典型很有說服力”,并賦予該村“魯西小壽光”的美譽??倳淈c贊以來,茌平區牢記囑托、不負期望,始終遵循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篤定前行、感恩奮進,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堅定不移推進“五個振興”,在樹牢做精“耿店樣板”的基礎上,復制“耿店模式”,推廣“耿店經驗”,示范引領全區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切實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茌平力量”。一幅“打造一個樣板村,輻射帶動一大片,鄉村振興多點突破、全域提升”的火熱實踐圖蔚然呈現。
一、乘總書記點贊東風,“魯西小壽光”駛入發展“快車道”
總書記點贊耿店村,猶如浩蕩東風,又似巨大暖流,感召激勵著茌平區和耿店村干部群眾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推進耿店村全方位提檔升級?,F如今,六年時間過去了,“魯西小壽光”正發生著系統而深刻的變化。一是產業迭代升級,“魯西小壽光”更具說服力。六年來,耿店村矢志不移瞄準大棚蔬菜產業“精耕細作”,以改革創新思維,改舊棚、建新棚,引進先進生產理念,將高科技深度植入蔬菜產業鏈條,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翅膀”。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江蘇綠港,合資成立綠隆農業科技示范園,發展起智能玻璃溫室大棚,用上了水肥一體化、椰糠無土栽培等現代技術和智能軌道車、自動控制中心、蔬菜分揀系統等先進設備。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引進“質量鏈”平臺和區塊鏈技術,每棵大棚蔬菜都能進行質量追溯,“棚二代”“耿店”等品牌蔬菜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地大型超市。目前,耿店村800多人的村子擁有中高檔大棚700多座,日產銷蔬菜10萬多斤,戶均年收入20萬元以上,村集體積累達2000萬元。二是人才集聚興旺,“棚二代”品牌愈加響亮。棚菜產業持續做大做強,以及配套服務的優化升級,不僅吸引本村更多“棚二代”回村創業,還帶回了“棚媳婦”“棚女婿”,甚至還有很多外鄉人專門跑到耿店包棚立業、落腳扎根,以成為“新耿店人”為榮,總書記點贊的“好現象”得到延續和拓展。從當初的“孔雀東南飛”到現在的“歸雁返鄉”“群鳳回巢”,“棚二代”們憑借在外拼搏積累的見識、經驗,成為引領耿店村加快發展、多元發展的主力軍,也增強了耿店村發展現代農業的內生動力。目前,回鄉創業的“棚二代”群體達到116人,村內從事大棚種植的年輕人占90%;帶動周邊26個貧困村集體收入大幅增加,吸引附近和外地400多人來村打工就業。三是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幸福感明顯增強。產業興、人才旺帶動了耿店村的全面發展,富裕起來的耿店人豪情滿懷建設自己的幸福家園。建設了鄉村人才實用人才培訓學院,農民進修培訓有了“廣闊平臺”。重新對村容村貌進行了規劃設計,村內滿眼皆綠色、處處是美景,小橋流水、亭臺樓榭相得益彰,座座樓房水電氣暖配套齊全,小學幼兒園、敬老院、婚宴大廳等一應俱全,美麗新村渾然天成,鄉村文明蔚然成風,幸福村民喜笑顏開。目前,耿店村人均年收入4.5萬元,戶均存款26萬元,家家住樓房、戶戶有轎車,村民過上了連城里人都羨慕的好日子。
二、解碼“耿店模式”,“魯西小壽光”蘊含的發展“大道理”
在總書記點贊精神的鼓舞下,耿店村趟出一條依托內生動力增收致富的路子,打造了具有魯西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也為各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一是強組織,充分發揮黨支部“把舵領航”作用。農村要發展,村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耿店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干群擰成一股繩,多年如一日,緊緊扭住發展這個“牛鼻子”,盯住大棚蔬菜種植這個富民強村好產業,走出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抱團闖市場”的發展之路?;仡櫣⒌甏宓陌l展歷程,不管是集資入股興建蔬菜批發市場、成立合作社,還是“產業”崛起帶動“家業”興旺,吸引“棚二代”返鄉創業注入新鮮活力……在每次產業發展的“十字路口”,都是以耿遵珠為班長的村黨支部一班人沖鋒在前、趟路示范,切實發揮了“把舵領航”“定海神針”作用,耿店村的大棚蔬菜產業和村級事業才會越辦越紅火。二是興產業,以產業“一子落”激活發展“全盤棋”。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活,則全盤活。耿店村選準棚菜這一特色產業,二十多年來持之以恒推動棚菜產業提檔升級、做大做強,形成了前有智能育苗、試種基地,中有合作社全方位蔬菜種植服務,后有蔬菜批發市場、精包裝加工廠的完整產業鏈條?,F如今,耿店村又以思維革新求突破,以技術創新謀發展,為蔬菜產業插上“科技翅膀”,搭上“電商快車”,讓產業緊跟時代潮流、永葆“青春活力”。棚菜產業的發展壯大成為撬動耿店村發展的關鍵支點,黨支部的“腰桿子”硬了起來,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火了起來……耿店村以棚菜產業的探索實踐證明,農業是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是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是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三是聚人才,為農村事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耿店村從默默無聞到“鄉村振興的樣板村”,靠的就是“引鳳還巢”,讓年輕人回鄉創業,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棚二代”現象之所以在耿店興起,除了耿店村做大棚菜產業、做美鄉村家業之外,在優化配套服務上也沒少下功夫,從建棚所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到資金需求和技術服務都有專人負責,特別是依托完善的產業鏈條,從買苗到賣菜整個產供銷環節都不用出村,年輕人回鄉創業沒有后顧之憂。“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歸”,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回鄉創業,他們給家鄉帶回了生機,也給棚菜產業賡續發展帶來了活力,形成了以產業聚人才,以人才興產業,產業、人才互促共進的良好局面。
三、復制推廣“耿店模式”,“魯西小壽光”蹚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路子
茌平區以耿店村為樣板和標桿,聚焦聚力“五個振興”,形成“學有標桿、行有示范、趕有目標”競相發展格局,輻射帶動鄉村振興戰略在全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是打造產業“聚寶盆”,讓鄉村經濟“富起來”。茌平區推廣耿店村發展壯大棚菜特色產業實現富民強村的路子,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和村莊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形成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帶農增收顯著、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特色產業村鎮,實現了鄉村振興的“多點突破”。比如,菜屯鎮全域推進黨支部領辦木材加工合作社,實現了木材加工產業的“二次騰飛”。同時,依托豐富的林木資源優勢,乘勢而上發展的赤松茸開辟了林下經濟和農民多元增收的路徑。肖莊鎮小高村發展肉兔養殖和畜牧旅游,將“小兔子”做成了億元“大產業”。二是涵養人才“蓄水池”,讓鄉村人氣“旺起來”。茌平區借鑒耿店村引鳳還巢、筑巢引鳳的經驗做法,創新實施返鄉創業“3321”工程,即以返鄉大學生、在外務工經商能人、退役士兵等為重點對象,利用3年時間,在全區逐步建立起一支300人左右的返鄉創業優秀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從各類農村創業人員中擇優篩選200名左右納入社區(村)后備干部隊伍;重點扶持100個左右富民強村優質創業項目。同時,著力打造人才聯誼體系、能力培育體系、優質服務體系、資金扶持體系、創業平臺體系“五大體系”,暢通農村本土人才返鄉干事創業渠道,實現人才回歸、資金回流、創業回鄉。三是把牢文化“風向標”,讓鄉村文明“樹起來”。耿店村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以耿遵珠為集中體現的躬耕如牛、甘愿吃虧,默默無聞、不怕吃虧的新時代“吃虧精神”。茌平區委作出在全區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開展向賈寨鎮耿店村黨支部學習的決定,用榜樣的力量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鄉風文明、移風易俗等,把培育文明鄉風貫穿于鄉村振興各領域、全過程。目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三級全覆蓋,并建立“7+13+1+N”文明實踐工作模式,即:7個文明實踐基地,13個專業服務隊伍,1個線上平臺,N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四是繪就生態“宜居圖”,讓鄉村顏值“靚起來”。茌平區借鑒耿店村建設生態家園吸引人才回流的經驗,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開展村莊清潔、廁所革命、“美在我家”等農村人居環境攻堅行動。在此基礎上,堅持“三級聯創、梯次推進、以點帶面,連片打造”的思路,高標準規劃設計,精心組織實施,創建“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的美麗鄉村示范村。目前,包括賈寨鎮耿店村在內,全區有12個村被確定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五是鍛造組織“主心骨”,讓鄉村黨建“強起來”。茌平區制定《關于推廣耿店“支部+合作社”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形成黨支部引領、合作社推動、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黨建與經濟社會同頻共振、互動共贏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區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386家,覆蓋率達65.2%。圓滿完成“兩委”換屆選舉。換屆后,村黨組織書記55歲以下占比達76%,平均年齡比上屆下降6.3歲;中專及以上學歷占比90.9%,較上屆提高28.7%,為鄉村振興優選配強“主心骨”和“領頭羊”。
2024-08-04 09:51:39
2024-08-04 09:43:17
2024-08-04 09:47:13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