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開發區立足選拔、儲備、培育本地鄉村振興所需綜合型人才,聚焦破解村“兩委”干部后繼乏人難題,探索實施系統化、精準化培養村級后備力量,面向全區分批次公開選拔40周歲以下優秀村級后備力量,從嚴選拔、從嚴培養、從嚴管理,為青年人才返鄉干事創業搭建良好平臺,為“頭雁”隊伍儲備充足“雛雁”力量。
一、嚴把“三關”,拓寬渠道“優選”。
打破以往村級推薦的單一途徑,采取個人自由報名與村黨組織向上推薦相結合的模式面向全區公開選拔,通過媒體網站、村內公開欄、村級大喇叭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堅持“優中選優、分批選拔、集中培養”的原則,分批次逐步覆蓋全區所有行政村,重點關注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創業大學生、復退軍人、致富能手等群體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有志投身于鄉村振興事業、服務基層的青年人才。在選拔過程中注重質量,嚴把三個“關口”。一是把好政治素質關。各街道審核報名人員基本條件,進行部門初步聯審,區級參照村“兩委”換屆聯審條件,就初審合格名單征求紀檢、公安、檢察、司法、信訪等16個部門(單位)意見,確定終審名單。二是把好綜合能力關。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章黨規、鄉村振興等方面,組織統一考試,重點考察通過終審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三是把好道德品質關。各街道黨工委成立考察組,到村入戶進行民主測評、個別談話、隨機走訪,深入了解考試入圍人選的政治素質、履職能力、群眾認可度等方面,合格者確定為村級后備力量培養人選。
二、提升素質,多措并舉“強育”。
牢牢把握關鍵點,制定系統化措施,抓好全過程、各環節跟蹤培育。一是任前培養記初心。分期組織后備力量在到崗前全部參加為期一周的封閉式、軍事化“紅色鑄魂”專題培訓班,組織學習黨章黨史國史,開展系統化教育,鍛造宗旨觀念和意志品質,錘煉紀律意識和團隊精神,補足精神之“鈣”。二是掛職培養拓眼界。有計劃、分批次選派后備力量到先進地區先進村掛職鍛煉,開拓眼界、鍛煉能力、增強本領。掛職結束后,召開掛職心得交流座談會,促進后備力量提高服務水平,增強致富帶富本領。三是幫帶培養學思路。制定“菜單式”培養計劃,街道1名班子成員為直接培養人,任職村黨組織書記為具體培養人,實行“2+1”傳幫帶。村黨組織“量身”制定培養計劃,目標、措施細化到月;幫帶街道領導干部定期與后備力量談心談話,幫助發現工作短板、梳理下步工作思路,幫助后備力量快速熟悉工作,提高處理基層復雜問題的能力。四是考核培養問實效。組織部門定期開展階段性考察,幫助后備力量發現不足、查找差距,并指導街道制定階段性改進提升計劃;每年開展全面考核,綜合測評工作實績,考核不合格的退出后備力量隊伍。五是學歷培養增才智。對于實績考核合格的后備力量,支持其進行成人學歷教育,提升干事創業綜合能力素養。
三、引領熱潮,激發活力“增效”。
對于進入村級后備力量隊伍、培養合格的,正式黨員、預備黨員或普通群眾按程序分別選為村黨組織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享受本村黨組織書記全額報酬一半的待遇;對實績考核合格的,正式黨員(或預備黨員轉正后)按程序推薦選為村黨組織班子成員,表現優秀的非黨員后備力量推薦為入黨積極分子。通過培養村級后備力量,有效激發了青年人才參與鄉村振興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為開發區組織振興注入了新“動能”。通過層層遴選,累計優選后備力量108名,形成了青年人才踴躍投身農村、振興鄉村的熱潮。一是搭建了發展平臺。通過為后備力量明職務、定職責,強激勵、促干事,拓寬了選拔渠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選育管用培養體系,解決了以往村級后備力量庫里有名、工作中無責、實際中無事、待遇上無錢、群眾中無根等問題,起到了以點帶面作用。二是樹立了良好導向。通過實行強有力培養措施,突破性提供經濟、政治待遇,打破了青年人才進入村級班子的瓶頸,切實打消了青年人才顧慮、激發了干事創業熱情、強化了農村基層吸引力。三是儲備了后備力量。農村干部隊伍結構明顯提升,初步形成了政治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結構合理、群眾公認的村級后備力量隊伍。組織培養合格的后備力量進入了村干部隊伍,通過幾年系統鍛煉,村“兩委”換屆時后繼乏人難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2024-08-04 09:51:39
2024-08-04 09:43:17
2024-08-04 09:47:13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