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唐縣將根治欠薪作為品質民生保障攻堅突破行動的重要內容,著眼當前治欠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堅持關口前移、協同聯動,推進治欠工作從“事后處置”向“主動治理、事前預防、事中監管”延伸,讓農民工不再憂“酬”煩“薪”。模式運行以來,全國根治欠薪反映平臺、省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12345”市民熱線及現場投訴量較同期下降30%以上,累計調解處理拖欠農民工工資1230余萬元。
一、著眼農民工憂“薪”事,堅持關口前移,筑牢根治欠薪防控屏障
整合資源,暢通農民工欠薪舉報投訴渠道,變“尾端治理”為“前端預防”。一是設立“農民工服務專員”,把根治欠薪觸角延伸到鎮街。充分發揮鎮街處置欠薪糾紛“近、快、準”的獨特優勢,在全縣12個鎮街設立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服務專員,即每個鎮街明確一名科級干部擔任轄區農民工服務專員,負責牽頭欠薪問題的排查化解工作,在工程項目所在的村(居)配備項目網格員,依托農民工服務專員、網格員,摸清轄區用工底數,排查欠薪問題隱患,及時調處欠薪糾紛,確保將欠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目前,全縣共有農民工服務專員16人、網格員84人。二是深化“線上+線下”法律援助服務,開辟農民工討薪“綠色通道”。由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1個鎮街、部門“法律援助工作站”、689個村(居)聯絡點、46名法律顧問組成“即時法律援助服務圈”,保證農民工足不出村即可申請法律援助。充分利用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讓“法援在線”成為農民工手中的掌中寶。三是深化“溫馨人社、溫暖萬家”服務品牌,打造農民工聯合維權中心。整合工會、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等多個部門力量,采取集中辦公,重新設置流程,一窗受理所有的勞資糾紛案件,進行精準引導和分流。2022年以來,共移送公安機關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3起,均得到迅速處理。
二、聚焦企業工資支付主體責任,加強督導檢查,推進根治欠薪制度落實
發揮部門職能優勢,日常加強對重點領域企業的監督檢查,推動各項治欠制度剛性落實。一是落實建筑工程項目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各施工總承包企業在工程項目部配備勞資管理專職人員,專職負責農民工實名制工作,對勞動合同、工資支付和實名考勤等情況實施臺賬式管理,保證農民工資按時、足額放到本人手中。住建部門每月對企業實名制管理情況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對不合格企業進行罰款或停工。二是推動工資保證金和應急周轉金制度高效運轉。出臺《高唐縣工程建設領域工資保證金操作指南》,召開全縣落實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管理實施辦法工作部署會,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和操作流程。人社部門通過隨機檢查、加強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應用等方式,對發現未按比例繳納保證金的建設單位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5~10萬元處罰??h政府和鎮街每年分別設立500萬元和80萬元的政府應急周轉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用于緊急情況下墊付存在支付困難的欠薪企業農民工的部分工資或基本生活費。三是探索建立重點行業誠信等級評價制度。根據欠薪程度將企業分為A、B、C三個等級,A級為農民工工資支付守法誠信示范單位,給予聯合獎勵,優先提供公共服務便利;B級為農民工工資支付守法誠信合格單位;C級為農民工工資支付失信單位,對其加強行政性、市場性、行業性約束,采取提高工資保證金存儲比例、限制參與招投標等懲戒措施,對企業形成有效震懾。
三、完善常態長效治理體系,推進協同聯動,增強根治欠薪工作實效
緊盯欠薪線索處置,優化健全工作機制,持之以恒增強治欠工作實效。一是建立縣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會商通報機制和聯席會議機制。優化調整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領導小組成員,增加衛建、教體、農業農村等建設項目較多的單位,成員單位充實到32個。同時,進一步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分工,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發生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責成行業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查處和督辦,推動責任分工更加明晰,形成“政府負總責、人社部門牽頭、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防欠治欠工作新局面。二是深化“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和欠薪線索屬地調處機制。依托“鄉呼縣應”平臺、12345市民熱線、欠薪線索核處管理系統等平臺,健全“分級響應、協同處置”工作機制。對網格排查發現的欠薪問題,受理后由平臺內部分類處理,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由農民工服務專員統籌力量解決;對農民工服務專員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上報,逐級流轉,相關責任部門按職責分工辦理。三是建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評價排名機制。每年年中、年末,按照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評比細則對鎮街進行評價排名,全方位壓緊壓實鎮街工作責任。
2024-08-04 09:51:39
2024-08-04 09:43:17
2024-08-04 09:47:13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