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宗鋒
5月6日上午,在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仙莊村村委會大院,村黨支部書記孫樂文指著一塊展板,向記者一條條地介紹村里文明辦紅白事的新風尚。
黃色的展板格外顯眼,但已“滿目滄桑”。因為,從2020年開始,這塊展板就在村里頻頻亮相,使用率頗高:誰家有紅白事,展板必被搬到現場、擺在顯眼處。“我們以此讓來往的親友知道,喜事新辦、喪事從簡,不是主家不懂禮數,而是村里有制度。”孫樂文說。
“喜事,早飯除新親戚的幾桌外,一律都是大鍋菜,中午按原有的風俗習慣安排。喪事,一律大鍋菜,除兒女、女婿外,其他親戚朋友一律不準給孝衣……”仙莊村對紅白事的宴請人數、幫忙人數和煙酒檔次、違約處理方式等都作出明確規定,并將其寫入村規民約。由村里協調能力強、有威望、有影響力、熱心服務工作的老黨員、老干部、道德模范、鄉賢能人等群體成立紅白理事會,向大家進行宣傳。而《文明辦理紅白大事執行辦法》,更是以村規民約“附則”的形式單列出來。
“村規民約,經歷過幾次修訂過程。尤其在移風易俗方面,與時代要求同步。”孫樂文說,比如這個《文明辦理紅白大事執行辦法》,是2020年1月18日全體黨員及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的。而今年2月份,移風易俗的相關規定有了進一步修改:從今年大年初一開始,把白事上棺材使用標準進一步細化,明確一律用石棺替代木棺。如此一來,既便于以后用地拆遷時查找,又可以為群眾節省一筆開銷。
在紅白理事會會長孫留成的心里,仙莊村以破“陋”立新為主題的村規民約,“約”出的是好風氣。“村規民約的協商制定和修改,都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見建議,讓村規民約不僅寫在紙上,掛在墻上,更能走進村民心里。”孫留成說。
“按照村規民約要求,違反移風易俗規定的,會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將交上級有關部門處理。”孫樂文說,村規民約明確獎懲,也是在設定“安全圈”,遏制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等不良現象。
除掉的是舊陋習,換來的是新風尚。仙莊村劃出“硬杠杠”,是我市把“村規民約”作為助推鄉風文明建設、引領良好風氣的代表性做法。如今,越來越多的村莊像仙莊村一樣,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以規立德滋養文明村風,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養,促進鄉村和諧健康發展。
2023-04-06 09:24:33
2023-04-03 16:30:09
2023-04-03 15:57:09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日報社/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