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亞杰
9月19日下午,冠縣蘭沃鄉3萬余畝玉米顆粒飽滿,靜待豐收。
“如今,種植成本大大減少,每畝還可增產100斤左右,鄉親們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蘭沃鄉黨委書記曾慶賀笑著說,這得益于蘭沃鄉日益成熟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
“這塊土地采用的就是‘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小農戶’模式。這種服務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抵御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還能保障農戶的收入。”站在一望無際的大片玉米地前,曾慶賀向記者介紹。
勞動力緊缺、生產效率低下是長期困擾農業發展的難題。近年來,蘭沃鄉以農戶需求為導向,聚焦糧油生產各環節,引導各服務主體提供單環節、多環節“點單式”服務套餐,因域定種、因田定肥、因時定藥,不斷提高科學種田精細度。目前,蘭沃鄉培育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36個,配備各類可調配機械289臺,覆蓋全鄉28個村莊,服務糧食作物面積達3.45萬畝。
曾慶賀介紹,農業社會化服務把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生產經營環節集中起來,把新技術、新裝備應用到生產管理中,有效減少了農戶的生產成本。去年,蘭沃鄉服務面積達10.5萬畝次,服務對象1.2萬戶。同時,農業社會化服務還進一步解放了農村勞動力,促進了農民務工就業,提高了農民收入。
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促進農業經營增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必由之路。
“原來我們缺少機械,一旦遇到極端天氣,糧食產量面臨巨大考驗,鄉親們為此吃過不少虧。”冠縣延展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倪汝尚說。近年來,該合作社通過配備優良機械、優質團隊,統一作業標準、技術培訓,成為縣里首屈一指的農服主體。
“我們合作社現有農機駕駛員90名,各類機械182臺,能滿足耕、種、管、收全環節的服務需要。所有機械都安裝了北斗定位系統,農戶不出家門便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作業服務過程。”倪汝尚介紹,今年通過縣里的農服要素交易平臺,他們的服務面積有4萬多畝。另外,他們還組織機械到安徽、河南、河北開展跨區作業,服務面積達13萬畝,服務農戶近萬戶。“通過優質服務,每畝每年能節約成本300多元,農戶切實得到了實惠。我們合作社的成員,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給鄉親們服務,每年增加收入15000多元。”
推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檔升級,離不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強力支撐。2021年以來,冠縣以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為契機,為廣大農戶提供農業生產托管服務。2023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154萬畝,服務面積126萬畝,服務小農戶14萬戶,占全縣小農戶的80%以上。全縣173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通過“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服務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等模式,滿足農戶不同的服務需求。在農業社會化服務助力下,冠縣今年夏糧生產實現“二十二連豐”,小麥面積和總產增幅均列全市第1位。
“我們優化農資、農技、倉儲、銷售等資源要素配置,建設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一年來,已入駐經銷商96家、服務主體27家,農資采購交易額1100萬元,托管服務面積21.6萬畝次,為群眾節約成本20%。”冠縣縣委書記張學宏表示,在社會化服務助力糧油增產的同時,冠縣又把社會化服務領域拓展到靈芝、酥梨等特色產業,靈芝產業年產值由原來的25億元增加到30.5億元,冠縣酥梨發展到1萬畝。為持續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走深走實,提升服務主體服務效能,全縣開展了“服務主體助豐收大比武”活動,從服務質量、群眾滿意度、取得社會成效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從玉米、大豆、花生、靈芝、酥梨等五類服務主體中,確定了10個助豐收優質服務主體,以激勵廣大社會化服務主體更好服務群眾,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4-09-25 10:03:51
2024-09-25 09:34:25
2024-09-24 10:17:05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