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夏旭光 通訊員 趙芬) “子丹老師,你講的運河文化這堂課,結構上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建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要求融入課堂,并結合現實案例,給學員增添真切感,這樣效果會更好。”10月8日,臨清市委黨校教師在集體備課磨課時,教師們紛紛發表意見建議,現場交流討論氣氛熱烈。
這種場景,在臨清市委黨校已成為常態。只要有新課備出來,專家評審委員會和全體教師都會共同試聽,挖掘集體智慧,形成教學合力,通過一遍遍試講交流、一遍遍打磨提升,把好課堂教學的“準入關”,努力打造高質量精品課程。
近年來,臨清市委黨校以全省黨校內涵式建設為契機,以“名師培養工程”為抓手,健全制度機制,強化推進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素養,取得顯著成效。臨清市委黨校把“堂堂都是精品課”作為目標,嚴格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和精品課制度,強化有組織的教學,通過反復打磨錘煉,鍛造精品課程;以加強學科建設為出發點,聚焦重點學科,突出特色學科,組成馬克思主義理論、黨建、文史、社會學、法學5個學科專業小組,促進教師專業化規范化發展。今年,該校精心打磨的特色案例教學課程《推動運河文化“兩創”賦能千年文脈資源——譜寫文化“兩創”的臨清實踐》納入全省黨校(行政學院)系統案例庫優秀案例。
臨清市委黨校圍繞臨清市重點工作,分批組織教師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社會實踐調研活動,帶著課題去調研,融入群眾找答案,切實提高教師的調查研究能力和咨政建言能力,積極為臨清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2024-10-10 10:44:29
2024-10-09 14:26:22
2024-10-09 10:54:55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