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打造產業新業態、創新產業發展模式、提升產業發展質效……金秋時節,莘縣莘州街道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以來,莘州街道積極促進城區和農村優勢互補、雙向流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上持續發力,奏響了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音。
揚長避短,是莘州街道鄉村產業發展的訣竅。該街道依托地處老城主城區、高鐵新城主戰場這一區位優勢,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經過調研、考察,確定了發展休閑農業這一鄉村特色產業品牌的思路,以莘州街道位莊村為典型,通過黨建引領、宣傳引導、建章立制、整合資源等方式,建成了“莘州智能休閑菜園”這一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休閑菜園將鄉村傳統農業和城市休閑旅游相結合,通過提供綠色、健康、生態的農產品和農事體驗活動,實現以城帶鄉,拉動了村莊休閑農業項目發展,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鄉村產業發展模式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莘州街道立足轄區內大棚瓜秧存放不便、瓜秧亂擺亂放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等痛點,發掘創新大棚瓜秧還田這一發展新模式,將土壤的“用和養”有機結合起來,達到邊用邊養的效果,把“廢”瓜秧變成增產增收的“法寶”。這種處理方式不僅解決了大棚瓜秧的處理問題,還為土壤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肥料,促進了大棚蔬菜的生長和發育。同時,降低了農民的生產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此外,還可以促進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形成良性循環的農業經濟體系,實現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
莘州街道還積極貫徹落實“強農惠農富農”要求,加快推進農村產業升級,持續推動大棚改造提升,不斷壯大富農產業。今年以來,該街道成立了大棚改造提升工作專班,以德上高速、濟鄭高鐵沿線區域為重點,由農技部門牽頭,壓實包村干部和村(居)黨支部書記責任,逐戶講政策做工作,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推動大棚改造提升工作持續發力。同時,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設施,將自動化信息化技術與蔬菜大棚緊密結合,改造傳統蔬菜大棚,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效率和產量,還提高了蔬菜大棚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保障了農作物的穩定產量和大棚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行百里者半九十,莘州街道正在謀劃鄉村產業進一步擴容提質增效。該街道將持續打造農村產業新業態。以位莊村智能休閑菜園為基礎,將“休閑”這一文章做大做強,發展一批“休閑+種植”“休閑+養殖”“休閑+農家樂”等形式的農業新業態。并著力提高鄉村生態宜居水平,抓住蔬菜大棚“換茬期”這一窗口,抓實抓牢瓜秧還田工作,確保實現“瓜秧不出棚”,瓜秧還田全覆蓋,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提高農村生態宜居水平。
2024-10-26 14:35:59
2024-10-22 14:32:33
2024-10-22 14:30:10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