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記者 趙艷君
本報通訊員 連 越
10月24日,聊城開發區會展中心廣場東北角,一棟藍色的小房子靜靜地佇立著,上面“單光屯社區騎手服務站”幾個大字頗為醒目。這是開發區東城街道單光屯社區專門為騎手提供的休息場所。
“服務站外設置了換電站,內部配備了桌椅、插排、空調等基礎設施,能夠滿足我們換電、充電、飲水、休息、簡易醫療等需求。”外賣員李鑫開心地說,這個地方一站式解決了騎手在停車、休息、充電、換電等方面面臨的諸多困擾,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社區的關懷。
今年以來,開發區以單光屯社區為試點,積極打造“騎手友好型社區”,在完善基礎設施、提供優質服務、引導“反哺”社會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積極融入志愿服務體系建設,有力提升了新就業群體的城市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促進了騎手與社區之間雙向奔赴。
一張小地圖解決大麻煩
美團外賣平臺聊城開發區站點位于單光屯社區,管理騎手170余人,服務覆蓋周邊群眾數萬人。問起騎手遇到的最大麻煩,大家給出的答案幾乎一樣——進門難、找路難。
為此,社區把“騎手友好地圖”引進小區,幫助騎手快速定位,優化送餐路線。南苑新城是單光屯社區首個繪制“騎手友好地圖”的小區。
“這份地圖不僅詳細標注了小區每棟樓的分布,還清晰地標明了每條道路的走向以及小區內充電樁的位置,一目了然,幫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很方便。”李鑫表示,一張小地圖解決了他們的大麻煩。
不僅如此,為了從源頭上解決騎手進小區帶來的車輛雜亂、人員管理混亂等問題,社區主動牽頭協調小區物業,為騎手設置了專門的停車位和休息區,確保區域設置合理、休息設施安全充足、騎手車輛停放有序,有效維護了小區的管理秩序。同時,考慮到車輛維修需求,社區動員知名電動車品牌商家,成立了四個維修站點,為騎手提供免費檢測、車輛維修等服務。
那么,騎手有了好的建議和意見,去哪里反映?
單光屯社區靈活采用“騎手懇談會”“線上問卷星”“見面話家常”等方式,與騎手加強交流,由騎手服務專員負責意見建議的匯總分類,逐項解決,與騎手建立信任的橋梁,打開暢所欲言的“心門”。今年以來,該社區累計開展“騎手懇談會”10期,收集意見建議60余條,推動100多名騎手遵守《騎手公約》。
“以前我們有意見、建議不知道去哪里提,有問題也沒有地方反映?,F在有了懇談會,不僅能讓我們充分表達訴求,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感受到了社區對我們的關心和重視。”李鑫說。
一個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前幾天,我參與了社區組織的騎手流動反詐宣傳活動,利用在小區送餐的間隙,向居民發放反詐宣傳頁,不少居民還主動向我咨詢問題,我感覺很自豪,也很有成就感。”騎手常傳鎮說,如果有機會,他今后還想繼續參與類似活動,為社區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騎手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不同小區、商區以及各類群體的黏合劑。為發揮騎手的社會價值,單光屯社區秉持“先把服務做進去、再把作用帶出來”的理念,打造“幸福時間儲蓄銀行”和志愿積分激勵機制,以小切口服務大民生。
騎手可以通過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幫助他人等方式獲取積分,如陪伴空巢老人、協助社區開展民意調查等。積分可用于兌換實物或者服務獎勵,通過積分激勵機制,騎手既能享受免費便利服務,也更激發其參與基層共建共治的積極性。如今,100多名騎手成為社區的流動網格員,他們通過“隨手拍”等方式參與線上報事、文明創建、助老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了“以服務換服務、以服務促治理”的良性循環。
把“關愛對象”變成“治理力量”,是單光屯社區強化基層治理的最終目標。
“外賣騎手作為一個新興職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接下來,我們還將探索運用社區基金等方式,延伸服務半徑,打造更多志愿服務項目,在法律保護、育幼護老等方面,對騎手進行全方位關懷的同時,提升他們對社會的信任感和依賴感,從而推動社區治理精細化、人性化,為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單光屯社區黨委書記陳長勝表示。
2024-10-29 09:23:11
2024-10-29 09:21:15
2024-10-28 22:19:38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