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數字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新華全媒+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山東工業轉型升級新觀察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2022-11-19 19:14:25
                    A+A-
                    分享

                       新華社濟南11月18日電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山東工業轉型升級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 袁軍寶、陳灝、王志
                      山東是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記者近期在山東各地采訪發現,從科技創新推動高端裝備不斷取得新突破,到數字化改造后的一條條智能生產線走進傳統工廠,再到綠色成為各行業越來越亮的底色,山東工業此前“笨”“重”的“大象經濟”面貌已漸行漸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亮麗新名片,為經濟增長及高質量發展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
                      高端化打造產業新氣質
                      近期,一個直徑超過15.6米、重達155噸的“乾坤圈”通過高速公路從濟南市章丘區運抵山東沿海港口。
                      據介紹,這個由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核電支承環,近50米長的圓周一體成形,沒有焊縫使其更加安全,可承載7000噸重量,安裝到位后60年不用更換。
                    1129140462_1668773502397.jpg
                      在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環形大鍛件正在軋制中。(資料片新華社發)
                      今年以來,山東高端裝備制造頻頻出彩。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運抵印尼,國信集團“國信一號”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養殖的首批深海野游大黃魚起捕上市,濰柴動力推出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51.09%柴油機……高端裝備的不斷突破,持續擦亮山東制造業金字招牌。
                      高端化轉型背后的最大推動力是創新,創新也成為記者采訪時,眾多企業和政府人士說得最多的關鍵詞。
                      據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張海波介紹,山東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計劃,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已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3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3家;擁有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67家、質量標桿54家、工業設計中心43家,均居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山東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5.1%、9.4%,分別高于規模以上工業9.8、4.1個百分點,繼續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其中,新能源汽車、光電子器件、單晶硅等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82.8%、68.8%、56.5%。
                      智能化激活發展新動能
                      在浪潮集團的服務器智能工廠里,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下的智能鎖附機器人飛速運轉,8分鐘可自動鎖完130顆螺絲,車間大屏實時顯示著各類生產數據。工廠還可同時生產數十類產品,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效率提升30%。
                      “浪潮整合自身在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及5G、企業管理軟件等領域的技術實力,建設了服務器智能工廠。”浪潮集團董事長鄒慶忠說,在實現自身智能制造能力的基礎上,浪潮加大對工業互聯網、應用軟件等戰略業務的布局,服務更多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1129140462_1668773513449.jpg
                      員工們在浪潮高端容錯計算機產業基地生產服務器。(新華社記者 朱崢攝)
                      受訪的不少企業家表示,對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為此,山東各地把工業互聯網作為關鍵抓手,“建平臺”“用平臺”雙輪驅動,大力推動制造向“智造”升級。
                      山東省工信廳一級巡視員高方表示,瞄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主攻方向,山東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累計培育海爾卡奧斯、浪潮云洲等4個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占全國七分之一;5G、工業互聯網等創新應用案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兩化融合指數(115.9)居全國第二,產業數字化指數(80.3)居全國首位。
                      綠色化刷亮發展新底色
                      在山東蓬萊,一期總投資316億元的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正在建設中,未來將成為萬華第三代低碳甚至零碳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位列全球化工30強的萬華化學集團,是我國唯一、世界少數擁有異氰酸酯自主知識產權的化工企業。從“單項冠軍”奔向“零碳化工”,萬華化學的改變是山東制造業綠色化轉型的一個縮影。
                    1129140462_1668773523289.jpg
                      在萬華化學集團磁山全球研發中心,科研人員在做實驗。(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據張海波介紹,山東牢牢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牛鼻子”,積極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培育綠色低碳載體,促進制造業降碳減碳——“十三五”以來,全省壓減鋼鐵產能占全國總量的12%,整合轉移和淘汰煉油產能3100萬噸,壓減焦化產能2800萬噸,關停電解鋁違規產能321萬噸,退出斜交胎產能2200萬條標準胎,化工園區由199家壓減到84家;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0萬多個,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60%。
                      一些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節能降耗水平顯著提升。在山東東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傳感器、標識解析等技術采集電、熱、原料、廢棄物等數據后,可快速定位碳排放主要來源與降碳重點方向。公司負責人介紹,這一技改措施,每年可節電400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萬噸。
                      目前,山東列入工信部綠色制造的項目達567個,其中“綠色工廠”223家,數量居全國第二位;217種節能技術和裝備產品進入國家工業節能技術和“能效之星”裝備產品目錄。
                    編輯:顧楊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