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商城
                    縣域
                    數字報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援”來有你丨從“全勝之地”到“綠色之鄉” 南木林有了新名片

                    來源:海報新聞  2023-10-18 16:44:49
                    A+A-
                    分享

                      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態示范區

                      海報新聞 首席記者 陳嘉偉 記者 黃曉榮 日喀則報道

                      青藏高原作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同樣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區,高原的生態系統質量直接影響到全國的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水資源供應、氣候系統穩定和碳收支平衡,在我國乃至世界生態安全中具有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山東援藏干部隊伍對口支援的日喀則市,地處中國西藏自治區西南、青藏高原腹地,藏語稱“溪卡孜”,意為“土地肥美的莊園”。在這里,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蜿蜒其中,高山、寬谷與湖盆交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矗立其間,這是西藏最出名的風景勝地之一,這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

                      山東援藏干部來到日喀則后,發現當地一方面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另一方面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承載力低,一旦遭到破壞,治理和修復難度非常大。因此,保護當地生態自然資源,維護生態環境,是山東援藏干部隊伍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

                      回憶起多年前風沙遍地的情景,南木林縣艾瑪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次仁卓瑪仍記憶猶新。她告訴記者,人們以前都用風吹石頭跑、遍地不長草來形容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前風一吹就把沙子帶起來了,尤其是三月份,漫天黃沙,出一趟門,衣服的褶皺里,還有頭發、脖子、耳朵里全是沙子,家里的窗臺上也總是堆積著厚厚的一層沙子,對生活影響極大。”

                      2008年,山東濰坊第三批援藏干部人才進駐南木林縣開展生態援藏,隨著一年年接力植樹造林,艾瑪鄉的環境開始慢慢變好。

                      其中也經歷過失敗。“因為我們這里海拔高,4000米左右,很難想象可以造林,早期也是有些種下的樹沒有成活,最終我們采用了‘三大一深’的種植方法。”次仁卓瑪說,山東濰坊援藏干部根據專家的建議,采用大坑、大苗、大水、深栽“三大一深”植樹方法,栽下柳樹、楊樹10萬余棵,同時加強后期管護,成活率達到了80%以上。

                      2011年,第四批援藏工作組經過實地調研,決定在南木林縣雅江北岸建設生態示范區。2014年,西藏啟動了“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南木林縣艾瑪鄉雅江北岸生態示范區成為該工程的啟動地,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態示范區正式啟動建設。

                      隨著植被的豐富,雅江北岸建設生態示范區核心區域的氧氣含量提高5%

                      濰坊第八批援藏工作組副領隊、南木林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王磊介紹,示范區規劃植樹造林15.1萬畝,截至目前已投入近2億元,其中,援藏資金6000多萬元,完成造林4萬多畝,栽植新疆楊、榆樹、沙棘等各類苗木200萬余株,建設綠色走廊林網、水渠100公里,形成了集沙地、濕地、草地、樹林等自然景觀于一體的生態建設大格局。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高原環境下,植樹造林不僅是防風固沙,對當地空氣成分的改變也大有裨益。次仁卓瑪告訴記者,數據顯示,示范區苗木保存率達到了92%,風沙天數較2014年減少1/3,核心區氧氣含量提高5%,空氣濕度增加10%。

                      當然,除了生態效益,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態示范工程還產生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

                      “在示范區的創建中,我們也積極吸引當地的農牧民群眾,參與示范區的創建。”王磊說,目前,項目對周邊農牧民的增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總增收約在3500萬元。在后續管理工作中,還安排了專項資金90萬元,組織當地農牧民群眾成立一支60名的專業管護隊,讓群眾進一步受益。

                      今年48歲的尼瑪歐珠是南木林縣艾瑪鄉山巴村村民,也是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態示范工程的一名護林員,“我2013年開始種樹當護林員,這里一年比一年風沙少了,環境也變好了。作為一名護林員,我每年也有收入。”尼瑪歐珠告訴記者,這個是一個特別好的工程,作為一個護林員要繼續好好管理保護這些樹。

                      南木林是藏語的音譯詞匯,意為“全勝之地”,“很多人都以為,南木林這個名字跟樹林有什么關系,其實是沒有的。”王磊表示。

                      現在,隨著一批批濰坊市援藏工作組的不懈努力,“樹林”終于成為南木林的一張新名片。

                    編輯:王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