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逐“綠”見“新”——山東以科技創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見聞

                    來源:新華社  2024-04-28 19:28:39
                    A+A-
                    分享

                      科技正讓制造業變得與眾不同。在濟南,浪潮集團基于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技術,可為產業提供適用的碳管理解決方案;在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孵化的工業大模型,能為企業提供輔助決策等服務;在威海,威高集團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已成功實施60余例遠程手術……

                      近年來,山東扎實踐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要求,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產業革新腳步愈發矯健,制造業發展含“綠”量、含“新”量顯著提升。

                      向上攀登,看見新風景

                      近日,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內燃機行業最新技術成果亮相: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出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突破53%的商業化柴油機。自2020年9月以來,這已是這家公司第4次創下商業化柴油機本體熱效率新紀錄。

                      連破紀錄的背后,是企業持續的科研投入——近兩年研發投入約170億元。

                      “這也是區域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山東濰坊市科技局副局長盧芳芳表示,當地已形成動力裝備等多個千億級產業。在2023年度山東省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濰坊有兩項入選,分別是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屬支撐商業化SO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產品”和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高效節能磁懸浮透平真空泵”。

                      “我們現在的訂單已排到6個月后。”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茹說,磁懸浮節能技術可形成十余類高效節能裝備。今年3月,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出臺《支持磁懸浮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八條措施》,明確支持標志性的、具有影響力的成果示范和推廣應用,讓企業增添了更多發展動力與信心。

                      轉換思路,開拓新領域

                      “傳統液晶電視的制造工藝,已很難滿足大屏化的消費需求。尊重光學規律,轉變產品思路,就能激發新的消費熱點。”青島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顯榮對記者說,公司研發的激光電視正將流光溢彩投射到120英寸屏幕上,分辨率達到8K水平。激光顯示技術的應用場景,已從家庭拓展至文娛展覽、數字放映、車載顯示等領域。

                      敢于跳出窠臼,才會不斷創新。在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研人員以竹基海工材料為主材,替代了目前漂浮式水上光伏系統中的高密度聚乙烯浮體和鋼制焊接結構體,“以竹代鋼”搭建海上光伏平臺。

                      “這種新材料除提供浮力外,還具備環境友好度高等特點。”這家公司戰略研發中心戰略規劃經理張月峰說,新材料可有效節約成本,也利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聚合要素,迸發新動力

                      “我們以不到煙臺市0.4%的面積,集聚了煙臺市約30%的高層次人才、約30%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煙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陳彥蒿說,截至3月底,區內各平臺擁有科技成果數量1500余項,區內轉化成果已近500項、轉化產值近40億元。

                      2023年底,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試點名單對外公布,煙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身居其中。

                      “這里不同于傳統的實驗室,我們工作內容與市場深度綁定。”在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助理研究員陳旭正開展物理氣相沉積實驗,研發產業需求大的耐腐蝕、耐沖擊、耐疲勞金屬涂層。

                      北京冬奧會上,運動員所使用的國產無氟雪蠟,便得益于這家實驗室的科技攻關。批復成立還不到3年,這里已有14件專利以作價入股的方式進行轉化,帶動產業經濟投資1.92億元;與企業共建1個技術中心、8個聯合實驗室。

                      龍頭企業別具產業魅力。在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神奇的碳纖維,細如發絲,單位強度是鋼的7倍多。公司董事長叢宗杰說,為實現碳纖維國產化,公司突破了產品、技術、裝備的瓶頸,自主研發了碳纖維生產的全套設備。

                      威海市以骨干企業為軸,打造了碳纖維產業園,截至2023年底,園區集聚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鏈規上企業50余家,帶動當地碳纖維產業實現營收270多億元。(新華社記者 蕭海川)

                    編輯:郭艷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