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在山海間奏起壯麗新交響——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福建篇

                    來源:新華網  2022-06-08 15:01:55
                    A+A-
                    分享

                      新華社福州6月6日電 題:在山海間奏起壯麗新交響——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福建篇

                      新華社記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福建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落實總書記擘畫的發展藍圖,福建人民接續奮斗,在山海之間奏起壯麗新交響。

                      視頻記者:徐中哲 宓盈婷 林凱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

                      走進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濃濃的煙火氣撲面而來。村中千年古樟樹下,新鮮出爐的烙粑散發著艾草的香氣;小吃街里,遍布著美味可口的扁肉、拌面、蒸餃、燉湯……

                      這是武夷山國家公園九曲溪兩岸景觀(6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沙縣考察時指出,沙縣人走南闖北,把沙縣小吃打造成了富民特色產業。“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

                      現在,這碗“國民美食”自閩中山區出發,從小作坊到大工廠、從連鎖經營到走出國門,已發展為富農大產業。2021年,沙縣小吃年營業額達500多億元,輻射帶動30萬余人就業。目前,俞邦村正大力挖掘“沙縣小吃第一村”品牌優勢,突出產業融合,延伸打造沙縣小吃原材料特色種植基地,提升小吃產業的附加效益。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仙凡巖茶廠工人在制作武夷巖茶(5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一片茶葉,是閩北武夷山人世代相傳的手藝,也是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叮囑鄉親們,“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廖紅說,茶產業正大展作為。2021年8月,武夷山啟動全域生態茶園建設,至年底建設規模4.5萬畝;實現茶產業產值120億元,同比增長9.3%。

                      這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綠色生態茶園(5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工人在采茶(5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當前,福建加快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十四五”期間,福建將建20個重點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100個農業產業強鎮、2000個“一村一品”專業村,塑造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格局。針對革命老區多的情況,福建做強做優長汀河田雞、建寧蓮子等閩西特色農業品牌。

                      “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成效”

                      福州火車站,進出站口的防疫閘機前,身份證一刷,身份核驗、測量體溫、健康碼數據讀取幾秒鐘內自動完成。這里所用的二維碼解碼芯片核心技術,是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總書記2014年11月來考察時,鼓勵我們牢牢扭住科技創新和成果快速產業化,牢牢扭住產業發展前沿,牢牢扭住占領國際市場。”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晶說,近8年來,公司加快數字化創新腳步,如今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是在福州舉行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成果展覽會現場(2021年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這是福州連江縣筱埕鎮官塢村海面的“海上牧場”(2021年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當前,數字福建建設已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2.3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47%;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比例超80%,“一趟不用跑”比例超90%;5G基站實現縣域地區全覆蓋和95%以上鄉鎮地區覆蓋。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閩考察時,希望福建“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成效”。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是福建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2021年11月,福建提出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四篇文章”。今年一季度,數字經濟增加值占經濟總量比重近50%,海洋生產總值穩居全國前列。

                      ——發揮自貿試驗區優勢、用好改革試驗田,福建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緊抓制度創新,2021年福建自貿試驗區推出25項全國首創新舉措,當年新增外資企業289家,合同外資29.74億美元。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不斷取得新進展。2021年,公布225項在閩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閩臺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元。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鼓勵企業緊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新機遇,拓展“一帶一路”國際市場新空間。今年一季度全省進出口總額增長12.1%,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增長20.9%。

                      武夷斷裂帶峽谷內云霧繚繞,村莊若隱若現(2020年12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的成果要惠及人民。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三明市考察時強調:“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醫院醫保辦工作人員(右)向前來咨詢藥品報銷問題的居民講解相關政策(2020年1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2021年10月,三明開始實施全民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工程、公立醫療機構薪酬制度完善工程等“六大工程”:全市公立醫院醫藥總收入增幅控制在9%以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比達65%以上,群眾個人衛生支出占比、自付比例進一步下降……今年2月,三明成為全國首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基地。

                      這是武夷山國家公園桐木村周邊風光(2021年5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奇秀武夷,碧水丹山。

                      “去年3月總書記來考察時諄諄告誡我們‘武夷山有著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我們去年啟動了智慧管理平臺升級完善、生物資源本底調查等多個項目。”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工作人員范志偉說。

                      作為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森林覆蓋率連續43年保持全國首位,水土流失率降至7.5%,對南平等5地取消地區生產總值考核……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閩考察時,鼓勵大家:“要接續努力,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福建的驕傲。”

                      享生態之美,品文化之韻。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閩考察時強調,要“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

                      這是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譽的福州三坊七巷(2021年7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有“里坊制度活化石”之譽的福州三坊七巷,曾在習近平同志的保護下,避免了被拆遷的命運。2021年3月,總書記走進坊巷,再次叮囑:“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

                      2017年7月,廈門鼓浪嶼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2021年7月,總書記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發出賀信指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在這屆大會上,“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正式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

                      目前,兩座城市在保護與活化中愈發光彩奪目。在廈門,通過在城市格局、歷史建筑和宅園、景觀環境、社區文化傳統等不同層面開展遺產保護工作,鼓浪嶼回歸“詩與遠方”;在泉州,當地設立“泉州世界遺產日”,提出要活態傳承中華海洋文明,建成世界遺產保護典范之城,再造“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新繁榮。(記者顧錢江、邰曉安、吳劍鋒、龐夢霞)

                    編輯:高長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