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丨歲月湮不滅 交河訪故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07-17 15:13:09
                    A+A-
                    分享

                    20220715200519216.jpg

                      7月14日下午,正在新疆吐魯番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交河故城,了解當地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情況。這座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生土結構古代建筑城市,述說著怎樣的千年歷史?

                      在大地上雕刻出的一座城

                      在新疆吐魯番市區以西10公里處的雅爾乃孜溝,有一處柳葉形的臺地,四周崖壁陡峭,最高處達30米。2000多年前,發源于天山的交河,由北向南浩蕩而下,流至此處,一分為二,繞城而過,又合二為一,交河之名由此而來。

                    20220715200519273.jpg

                      △俯瞰交河故城。(總臺記者曹江拍攝)

                      交河故城曾是“西域36國”之一車師國的都城,總面積37.6公頃,相當于53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令人稱奇的是,與“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傳統建筑方式不同,交河故城是從地面向下深挖而成,就像是在大地上直接雕刻出了一座城池。城內房屋冬暖夏涼,在吐魯番極端干熱的氣候條件之下,交河故城可謂宜居之城。

                      20世紀50年代,我國考古文物調查人員來到這里,這座千年故城才重新被世人所知。2014年,交河故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220715200519384.jpg

                      △交河故城形制多樣的建筑遺存。(總臺央視記者馬超拍攝)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文化遺產豐厚的省份考察調研,并就文化遺產保護提出要求。他曾強調,“要加強古代遺址的有效保護,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見證

                      交河故城,見證了歷史的興衰。

                      從漢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內的廣大地區統稱為西域。自漢代開始,新疆地區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

                      唐朝時,中央政權加強對于西域的管理。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唐代詩人李頎在《古從軍行》一詩中描述了這樣的景象:“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公元14世紀,交河城在連年戰火中毀損嚴重,最終廢棄。

                      在考察交河故城時,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這樣的評價:交河故城是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的一個重要見證,有重要史學價值。

                      綜觀歷史,漢朝以后,歷代中原王朝時強時弱,和西域的關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權對新疆地區的管治時緊時松,但任何一個王朝都把西域視為固有領土,行使著管轄權。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化對治疆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形成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從戰略上審視和謀劃新疆工作,堅持把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為新疆工作總目標。

                      友好合作之路的一個新注腳

                      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辟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

                      交河西接焉耆、南通鄯善、北接北庭,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駝隊穿城,商貿往來,東西方文明在這里相遇與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說,“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賦予古絲綢之路全新的時代內涵。

                      交河故城成功申遺的過程,正是絲路精神的生動體現。

                    20220715200519569.jpg

                      就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二年,2014年6月,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一項目包括絲路沿線的33處遺產點,其中中國22處,包括新疆的交河故城。

                      這是中國首次與其他國家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歷史上的友好合作之路增加了新的注腳,也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

                      今天,“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連接東西、貫通古今的絲綢之路,正在煥發出全新的活力。

                      監制丨申勇 趙雪花 龔雪輝

                      主筆丨侯艷

                      播講丨黎春

                      音頻制作丨劉逸飛

                      責編丨郁振一

                      視覺丨陳括 張晶

                    編輯:郭艷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