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熱解讀|新疆之行 習近平點贊這一民族瑰寶

                    來源:央視網  2022-07-18 17:25:49
                    A+A-
                    分享

                      7月1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總書記觀看了民族史詩《瑪納斯》說唱展示,稱贊他們的表演非常有感染力,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在同《瑪納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交談時,總書記要求對《瑪納斯》這類少數民族的寶貴財富、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做好保護、傳承、整理工作,使之發揚光大。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觀看《瑪納斯》說唱展示

                      《瑪納斯》史詩源自新疆柯爾克孜族,講述了英雄瑪納斯及其七代子孫前仆后繼,率領柯爾克孜人民與外來侵略者斗爭的故事,體現了頑強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團結一致、奮發進取的民族精神。

                      在現場,總書記還提到了《格薩(斯)爾》和《江格爾》。這兩部作品與《瑪納斯》并稱為我國三大英雄史詩。這些民族瑰寶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體現,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名錄。

                      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三部史詩的保護傳承高度重視——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以三大英雄史詩為例,指出我國浩如煙海的文藝精品不僅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厚滋養,而且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華彩篇章。

                      2018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人民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彰顯了偉大創造精神。

                      2019年7月15日,正在內蒙古考察的總書記來到赤峰博物館,觀看了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同《格薩(斯)爾》非遺傳承人交談時,總書記諄諄叮囑:“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總書記指出我國各民族“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強調中華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

                      反復提及這些民族瑰寶的背后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高度重視,亦是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決心。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遷徙聚居生活的地方,也是多種文化交流交融的舞臺。在歷史長河中,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中華文明沃土,既推動了各民族文化發展,也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

                      2022年7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同師生親切交流。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此次新疆之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認同——

                      12日,在新疆大學,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不斷豐富和發展新時代黨的民族理論,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基礎性問題研究;

                      13日,在自治區博物館,要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14日,在交河故城,要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不斷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增強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15日,在匯報會上,強調要推動各族群眾逐步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論斷。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總書記明確強調“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此后,總書記又在多個場合深入闡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以此為指引,新時代民族工作向縱深推進。

                      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首次提出“文化潤疆”,強調要深入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工程。

                      文化潤疆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新疆長治久安的長遠之策、固本之舉,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凝心鑄魂的重要作用。

                      在7月15日聽取匯報時,總書記強調,“要以增強認同為目標,深入開展文化潤疆”,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的文化教育事業駛入了快車道,各族群眾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這與黨中央先后出臺的一系列文化潤疆政策的落地不無關系。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到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從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到文藝創作成果豐碩……新疆文化事業發展成就巨大,多層面滿足了各族人民的精神需求。

                      2022年7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新城片區新城西門村考察時,同各族群眾在一起。

                      14日,在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新城片區新城西門村村廣場上,習近平總書記說,56個民族,黨中央提出來的,像石榴籽一樣地——

                      圍攏過來的村民齊聲回答:“緊緊抱在一起!”

                      這一幕,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最好注釋。

                    編輯:崔崴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