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習近平的信札丨“中國好人”,不凡!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08-17 09:33:08
                    A+A-
                    分享

                      “你們長年在山崖間清潔環境,日復一日呵護著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護美麗的黃山,充分體現了敬業奉獻精神。”

                      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勉勵他們繼續發揮好榜樣作用,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黃山之巔,迎客松畔。雙手接過總書記的回信,“中國好人”李培生和胡曉春熱淚盈眶。

                      李培生是黃山景區的一名環衛放繩工。這份工作需要在懸崖峭壁上揀拾隨風落向山谷的塑料袋、游客掉下的物品。

                      △李培生在進行環衛作業。

                      “對于那時的我來說,放繩既陌生又恐懼,懸崖垂直落差大的有十幾層樓高,頭一次下去身體直打哆嗦。”回憶起第一次“飛檐走壁”,李培生至今難忘。

                      經過專業訓練和實地操作之后,李培生對這份工作已是駕輕就熟,憑借一根繩索,在峭壁上行走自如。在旅游旺季,他每天要放繩七八次,上下一趟需要一個小時左右,這對體力和耐力都有著極大的考驗。

                      20多年來,李培生累計放繩高度達1800公里,相當于200次登頂珠穆朗瑪峰。

                      △每隔兩個小時,胡曉春就要對迎客松進行巡查檢測。

                      一個人守護一棵松,一守就是12年。這是“中國好人”胡曉春的故事。

                      為更好保護迎客松,黃山風景區派專人對迎客松進行24小時的特級“護理”。迄今,在所有“守松人”當中,胡曉春雖然最年輕,但守松年限卻是第二長。

                      除了觀察樹皮、梢頭、枝丫、冠頂之外,胡曉春每天的巡檢細到連松針都不放過。

                      李培生和胡曉春相識多年,敬業奉獻是他們的共同特點。近日,他們一起參加生態文明培訓班。兩人在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時,萌發了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念頭。寫給總書記的信中,李培生和胡曉春表達了為守護美麗黃山、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的決心。

                      “真沒有想到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回信了,這份巨大的鼓舞不僅是給我們倆,也是給黃山的,更是給所有‘中國好人’的。”接到書信的李培生和胡曉春,前行的動力十足。

                      一紙書信,關懷萬千。

                      總書記在信中提到的“中國好人”, 是一位位擁有大志的凡人英雄。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已經開展了10多年。李培生和胡曉春,2012年和2021年先后入選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

                      至今,“中國好人榜”已發布150期,共有16228人(組)入選。他們是成千上萬普通人良德善行的縮影。

                      海南94歲退休教師符國仲,舉家捐款1000多萬元,奉獻家鄉教育事業;重慶花甲老人何明全、段萍友,奮不顧身,在洶涌洪水中挽救生命;安徽“暖心書記”李俊,扎根基層因公殉職、自愿捐獻器官……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151人(組)光榮上榜。他們舍小我、顧大家,以初心堅守崗位,用擔當奉獻情懷。

                      “中國好人”用平常心做不平常事,用小愛凝聚人間大愛,為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文明典范、精神榜樣和行動指引。

                      網友評價:“他們是身邊的英雄,他們是時代的脊梁。”

                      “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在給李培生、胡曉春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寫道。

                      榜樣的力量正在轉化為億萬群眾的生動實踐。

                      這兩天,“沙漠遇車禍一家三口飛奔救人,9歲娃還幫人遮陽”的新聞登上熱搜。“車輛翻進了沙漠里,是車禍!快去救人!”在新疆旅行的一行游客在高速路上碰見車禍,他們迅速下車幫忙,一名9歲男孩主動拿出車上的毯子,為傷者遮陽。最終,事故中的4人成功獲救。網友們紛紛點贊,并送上祝福。

                      近期,浙江多地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創下歷史新高。持續高溫給戶外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考驗。在寧波舟山港,一群檢車員,穿著長衣長褲,扎緊袖口,關鍵時段還要戴上兩副手套,防止被車皮燙傷。他們頂著烈日,堅守崗位,用辛勤的汗水守護班列安全平穩運行。

                      40多年如一日照顧患病的大伯哥、無微不至守護病重的養父母……一個個用行動詮釋“孝老愛親”的故事廣為流傳。

                      崇德向善的徐徐清風,吹拂著中華大地。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我們要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總監制丨錢蔚 王姍姍

                      監制丨 張鷗

                      制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程昱

                      視覺丨楊麗璇

                      校對丨劉欣顏

                    編輯:崔崴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