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兩會·近觀)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習近平定向新征程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3-14 09:00:21
                    A+A-
                    分享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習近平定向新征程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在新征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績”,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3日舉行閉幕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作重要講話,發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號召。

                      今年是開局之年,也是換屆之年。外界希望了解,中共二十大后,中國執政黨的主張怎樣凝聚共識,轉化為國家意志;也期待感知,中國領導人在新起點上發出的鮮明信號。

                      習近平提出的三個“無負”,或可組成詮釋中國新征程方向的坐標系。

                      ——無負時代,因為這映照了當下世界。

                      這個時代,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在改革開放45周年的節點,中國對此有更切身感受。這些年里,中國深度擁抱世界并逐步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種種變化訴說著同樣的邏輯:“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新征程上,中國與世界同行的腳步一如既往。翻開中共二十大報告,中國式現代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本質要求,既強調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也傳遞出“胸懷天下”的價值取向。

                      “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今次講話中,習近平再次面向世界發出契合時代潮流的聲音。這些旨在為世界和平發展增加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的宣示,表達的也正是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合作共贏的敘事。

                    3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盛佳鵬 攝

                    3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無負歷史,因為這連接過去與未來。

                      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了無數輝煌,也經歷過許多磨難。

                      “近代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飽受列強欺凌、四分五裂、戰亂頻繁、生靈涂炭之苦。”聽完習近平這段沉重的敘述,即便對歷史不甚熟悉的人們,對照今日之中國也難免心生感慨。

                      回顧中國一路走來經歷的困難、遇到的挑戰、遭受的挫折,可以說是幾度絕處逢生、幾度柳暗花明。正是在這樣的千錘百煉中,中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習近平今次再談歷史,要求“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不僅是敲響警鐘、叩問初心,更是冀望人們從歷史經驗中汲取走向未來的力量。

                      ——無負人民,因為這既是動力也是責任。

                      在人代會會議這個匯聚最廣泛民眾聲音的場合,習近平闡釋施政理念,開篇第一句都不忘衷心感謝人民信任,通篇講話也離不開人民福祉。

                      從十年前他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五年前“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到今次“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觀察認為,“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中國決策者治國理政的著力導向和價值標尺。

                      新征程上亦應如此。突出“人民”,意味著更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第一次外出考察就前往陜西延安,看看老鄉們脫貧后生活怎么樣;2023年春節前夕,他通過視頻連線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詢問的也是“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等“最重要的小事”。這些關切背后,讓個體與國家發展最大程度同頻共振。

                      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民生底線......習近平此次講話中列出的“民生清單”,直指中國民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斷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些聚沙成塔的宏偉目標,更清晰詮釋出他心中的“人民至上”。

                      中共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如何開局破題,細化為“施工圖”,本次兩會呈現了清晰答案。習近平的講話中,一條映照時代、沉淀歷史、緊扣人民的道路,指引著中國人更美好的未來。

                    編輯:任玉偉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