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一見·從這項制度,領會總書記所說的這幾個重大關系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3-09-23 10:00:40
                    A+A-
                    分享

                      20日下午,在浙江省紹興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東運河文化園,了解古運河發展演變歷史和大運河保護等情況。

                      水興則百業興,水興則萬物興。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利用。“看水”,是總書記多次赴地方考察調研時的一項重要安排。

                      時間撥回到2003年,同樣是在浙江,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影響深遠的“河長制”開始實行。

                      20年過去,河長制何以從長興走向全國,讓全國大小河湖重煥生機?我們可以從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的“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系”里找尋答案。

                      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

                      長興地處太湖之濱,河網密布、水系發達。20年前,這座依水而興、依水而美的小城卻深受水環境破壞的困擾。

                      站在保護環境還是發展經濟的“十字路口”,彼時的長興拿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心。在砍掉一批傳統企業后,從水環境治理這一突破口出發,河長制應運而生。如今,全縣總長1659公里的河道,全部納入各級河長管理。

                      河長制為長興帶來了“河長治”,當地生態環境好起來的同時,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起來。

                      這項誕生于長興的制度,隨后在全國推廣開來。“每條河流要有‘河長’了”——2017年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強調。

                      2018年6月底,河長制在我國全面建立,大大小小的河流有了“守護人”。

                      水常清、產業興、百姓富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處理好“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

                      治水不止治“水”。找準靶點,才能精準施策。

                      2003年,長興縣在全國率先建立起“河長制”體系,為的就是破解“沒人管”“管不住”“多頭管”這一系列河湖治理的難題。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治水、治岸、治山、治污,河湖管理保護這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隨著河長制的全面建立,在實踐中打開了新局面。

                      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完善流域管理體系,完善跨區域管理協調機制,完善河長制湖長制組織體系,加強流域內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防治、聯合執法”。

                      以河湖治理“小杠桿”,撬動生態環境保護“大效應”,需在統籌協調上下功夫。

                      “治理好水污染、保護好水環境,就需要全面統籌左右岸、上下游、陸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態水資源、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達到系統治理的最佳效果。”

                      處理好“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

                      河長制改變了一方水土,也改變著一方百姓的觀念。

                      各地的河長,從最初管河治河,到自覺傳播生態環保理念,在全社會匯聚起生態環境保護的強大內生動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民間河長”“生態衛士”涌現出來,生動詮釋著全民行動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身體力行、久久為功,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河長制,帶來了“河長治”,也升華了每一個中國人對于生態環境的思考。正如長興又見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綠色正逐漸成為新時代中國的鮮明底色。

                    編輯:沈欣欣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