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習語品讀|文化的力量

                    來源:央視網  2024-04-10 16:20:44
                    A+A-
                    分享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風格鮮明、思想深邃、內涵深刻,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這些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充滿魅力的語言,是習近平總書記執政理念的真實寫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動體現。央視網《天天學習》欄目推出“習語品讀”系列,以“新聞漫畫+文字品讀”的形式,帶您從不同維度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魅力。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擘畫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壯美藍圖。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縱覽歷史,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治理結構和治理體系中,文化發展無不滋養、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和完善。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重視文化建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理念。

                      2005年8月1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中寫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

                      習近平用“助推器”“導航燈”“黏合劑”來打比方,闡述文化力量與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的關系,形象地解析其在經濟發展、政治文明、社會和諧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從根本上說,文化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力量為文化力量提供發揮效能的物質平臺。任何經濟發展又離不開文化的支撐:文化賦予經濟發展以深厚的人文價值。

                      這種對于文化力量的深刻洞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習近平在地方的執政實踐中形成的深厚積累。

                      時任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回憶,習近平在浙江的執政實踐中,就已自覺地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對接,并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

                      浙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習近平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在政策并無特殊、陸域資源并不豐富的情況下,成為全國經濟發展最好最快的省份之一,其深層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于浙江能夠較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文化傳統。

                      浙江大地以文化為根,生長出的文化產業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成為習近平提出的“文化的力量最終可以轉化為物質的力量,文化的軟實力最終可以轉化為經濟的硬實力”的生動案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其中,習近平經濟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價值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的繼承發展。

                      一個民族,只有文化繁榮展示出比物質和資本更強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進步;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發展體現出持續深厚的文化品格,才能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

                      中華五千年文明留下的歷史文化遺產,正如“源頭活水”般滋養著華夏大地,指引我們從歷史長河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閃爍出文明之光照耀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魯楊

                      視 覺丨陳騰

                      校 對丨李丹 劉禛 范立君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李明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