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時事 >

                    學習·故事 文脈華章丨良渚:青山還綠 遺址重生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4-08-27 14:34:42
                    A+A-
                    分享

                      良渚,意為“美麗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河網縱橫的平原地帶。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鎮一帶發現并發掘了多處史前遺址。1959年,以良渚遺址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確認,成為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見證。

                      良渚,始終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兩次親赴現場調研、多次就良渚遺址保護和申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24年7月4日拍攝的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2024年7月4日拍攝的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全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很難想象,這一中華文明的重要根脈,曾一度岌岌可危。

                      新世紀初,由于當地一帶出產的安山巖品質卓越,良渚成了石材開采的“金礦”。大量開山炸石,使遺址的開發與保護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

                      2003年7月16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良渚遺址調研。

                      “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在良渚文化博物館會議室里,習近平觀看了良渚遺址保護和考古發掘工作錄像,并聽取情況匯報。

                      當得知影響遺址安全的湖州德清縣6家石礦場關停有困難時,習近平當機立斷,“明天,就去湖州。”

                      很快,這幾家石礦場被徹底關停。

                      在習近平的關心指導下,良渚遺址保護和考古工作漸入佳境。

                      2005年3月18日,良渚博物院破土動工。這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傳良渚文化為一體的考古遺址博物館,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2008年9月29日,正式建成開放。

                    2019年6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宮殿區。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2019年6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宮殿區。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2007年,良渚遺址考古現場有了重大發現,一座消逝了4000多年的史前古城初露端倪,震動了中國考古學界。隨后,古城的考古發掘和研究不斷深入,它的空間格局、功能分區以及各類遺存的內涵日漸清晰。

                      到中央工作后,習近平還一直關心良渚。

                      2008年10月31日,習近平再次視察良渚遺址保護工作。在良渚博物院,他殷切囑托:“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設成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學術研究中心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心”,“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

                      2016年6月13日,四位考古學家聯名致信習近平,希望促成良渚遺址早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7月13日,習近平對此作出重要批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要統籌安排,申報項目要有利于突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價值,有利于體現中華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實的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

                      良渚申遺工作由此邁入快車道。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來喜訊——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給出了高度評價。

                    2024年7月4日拍攝的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南城墻遺址展示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2024年7月4日拍攝的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南城墻遺址展示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人民網外籍專家在良渚博物院體驗AR眼鏡。人民網記者 袁蒙攝

                      人民網外籍專家在良渚博物院體驗AR眼鏡。人民網記者 袁蒙攝

                      青山還綠,遺址重生。如今,良渚遺址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展示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

                    編輯:郭艷娜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