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凱
以筆為舟,以夢為帆。6月7日清晨7時許,聊城一中考點外已人影攢動。民警手持指示牌引導人流;身著旗袍的母親手捧向日葵凝望考場,不忘拿起手機拍下孩子的背影;送考教師的紅衣匯成一片加油鼓勁的海洋……
2025年高考拉開大幕,全市27個考點、1801個考場嚴陣以待,確保這場大考安全、有序、順利進行;社會各界共同行動,為考生營造了一個安心、舒心、靜心的考試環境。
技術賦能
守好公平公正生命線
“請張開雙臂接受安檢!”6月8日下午,聊城二中考點入口,智能安檢門藍光閃爍,5秒完成雙檢。記者看到,來自不同學校的考生在各自的安檢入口入場,現場秩序井然。
記者從聊城市教育和體育局獲悉,今年,通過“校長推薦、考區聘任”的規范流程,我市高標準選拔7000名骨干教師擔任監考員和考務人員,并已經進行了多輪專項培訓。全市共配備67臺智能安檢門、2000部5G信號屏蔽儀,實現考點考場全覆蓋。
考試期間人工巡考和智能監考同時進行,越來越多科技手段的運用,不僅讓監考工作更加高效、精準,更讓每一位考生在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展現自己的實力。
全力以赴
交出“平安高考”答卷
深入細致做好交通疏導、噪音治理、食品安全等保障工作,營造安心舒適的考試環境;為殘障考生等特殊群體提供合理便利……我市各地用心用情,力爭交出“平安高考”的滿意答卷。
連日來,我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多次發布高考期間餐飲食品安全風險提示、高考期間食品安全購買提示,并對高考期間食品銷售環節進行督導檢查。
“食品安全關乎考試身體健康,容不得半點馬虎。”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部四級主管范錚表示,對于轄區44家學校食堂和18家校園及周邊食品銷售單位,東城市場監管所已經實現季度檢查全覆蓋,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到位,全力為高考期間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一醫一護一救護車全程考點值班,隨時拉得出、用得上。我市醫療衛生機構開通考生和考務人員醫療急救綠色通道,為考生和考務人員提供優質高效醫療服務。27個考點實行“領導包保、專人蹲守”機制,全市安排200余人的保電隊伍駐守在各個考點,通過智能化手段開展晝夜巡視,利用在線監測設備,對保電涉及的變電站、線路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
全城守護
以愛為名集體奔赴
綠絲帶飄了18年,飄成了聊城最美的風景。從最初的零星響應到如今的全城聯動,聊城市城區城市交通“愛心助考”活動,已成為城市文明的一張閃亮名片。
市城區1000輛公交車懸掛“愛心助考”標識,500輛出租車系上綠絲帶,免費接送高考考生。市公交集團圍繞各個考點進行線路優化,織就“趕考路網”,考生憑準考證即可登車。這些舉措不僅構筑起考生的“安心路”,更讓客運車輛化作流動的文明使者,將善意與溫暖傳遞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靜默處同樣見深情。城管部門提前清理流動攤點190處、查處商業噪聲70起,考點500米內工地全面停工,為高考留出“靜音區”。建筑塔吊靜止如時針,廣場舞音響集體“休假”,私家車自發繞行考點,整座城市屏息凝神,唯余筆尖劃過試卷的沙沙聲。
高考從來不是孤獨的遠征,而是整座城市以愛為名的集體奔赴;高考是少年奮斗的里程碑,更應是被愛包裹的人生體驗。市委、市政府,市縣兩級教體部門,各相關責任單位,愛心志愿者……全市人民匯聚起護考合力,以實際行動助力聊城學子圓夢。
當少年合上筆帽走出考場的剎那,就可以聽見看見——那穿越警戒線的歡呼,那綠絲帶出租車的雙閃,那650萬人共同的祝福,大家仿佛都在訴說同一句話:“孩子你看,這滿天星光,皆為你亮!”
2025-06-10 10:43:44
2025-06-10 10:42:40
2025-06-10 10:41:50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