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走好平原特色鄉村振興聊城路徑丨“家門口”就業托起穩穩的幸福

                    來源:新聊城客戶端  2025-03-31 16:53:59
                    A+A-
                    分享

                      農民平時要照顧家庭,還要掙錢,但如果在家附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怎么辦?高唐縣固河鎮給出了答案。

                      3月29日,崔堂村的衛星工廠里,幾臺電動縫紉機有序運轉,“嗒嗒嗒”的聲音此起彼伏,幾名村民忙著縫紉、熨燙、包裝……一件件帽子、兒童裙等成品做工精致,讓人愛不釋手。

                      “這里離家來回就幾分鐘,而且時間靈活,隨來隨干,有事隨時走,不耽誤照顧老人孩子,還能補貼家用。”村民劉玉梅一邊忙著手里的活計,一邊告訴記者。

                      “衛星工廠”就是以鎮駐地的企業為中心,在鎮域多個村“排星布陣”,把工廠建到村頭,將生產作業環節下放至加工廠或家庭作坊,帶動周邊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

                      這兩年,固河鎮依托鎮域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推廣“公司+農戶”模式,大力扶持村民返鄉創業、進村辦廠。在此基礎上,固河鎮探索建立“黨支部+總部+衛星工廠”聯動機制,讓各方受益,全力開創鎮域經濟增活力、群眾增收添渠道,多方聯動、多方共贏的新格局。如今,固河鎮已建成25家衛星工廠,為產業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黨支部+總部+衛星工廠”聯動機制,就是由村級黨支部牽頭,以企業總部為核心,在周邊村莊建立衛星工廠。這些衛星工廠涵蓋服裝、編織、電子元件等產業。

                      衛星工廠面積不大,小的占地面積只有二三十平方米。“我們村的衛星工廠是利用村里閑置的宅基地改建成的,節省成本的同時也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崔堂村黨支部書記杜月海介紹,“村民在這里上班,工作時間可以自己掌握,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成為現實。”

                      一個個不大的衛星工廠,做大了群眾就業的蓄水池。

                      讓群眾增收,有了好政策還要扶上馬再送一程。固河鎮暢通“線上”服務渠道,通過網站、微信、抖音等平臺發布衛星工廠招募令,聯動組織部門召開議事會150次,收集群眾意見56條,并成功吸引5名技術能人落戶創業,為衛星工廠注入人才活水。

                      此外,固河鎮積極對接人社部門,開展技能培訓23次,提升用工供需匹配度,并將崔堂、侯橋衛星工廠確立為標桿,開展對標學習7次。衛星工廠的收益資金被納入鄉村振興規劃,用于改善村容村貌,讓群眾看見實效。

                      就業是民生之基。衛星工廠具有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將衛星工廠建在鄉村,不但可以極大地帶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也讓農民變身產業工人,生活得到了實質性的改善。

                      在固河村馨宇電子廠,幾十名女工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不一會兒,一件件電子元器件就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有時候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不比外出打工差。”談起現在的生活,村民張蘭霞滿臉笑容。

                      馨宇電子廠主要生產駐車加熱器中的電子元器件,員工多是留守村民。“我們廠目前共吸納周邊村民百余人就業,邊培訓邊上崗,即便沒有技術也能來務工。”負責人董彬吉介紹。

                      和馨宇電子廠一樣,位于南閆村的高唐縣藝唐針織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經過一道道工序,一件件衣服漸漸縫合成型。

                      服裝加工車間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勞動強度不大,入行門檻低,非常適合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一邊看孩子一邊掙錢,還學了技術,感謝村里給我們提供這么好的機會。”村民徐廣平說。

                      正是這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小作坊,讓村民實現務農、顧家、掙錢“三不誤”,吸納15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靈活就業,人均增收2萬余元。

                      文/圖 記者 王軍豪 孫曉宇

                    編輯: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