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聊誠評 >

                    聊誠評丨邀約全國網友,聊城底氣何在?

                    來源:聊城新聞網  2024-02-07 16:16:58
                    A+A-
                    分享

                      1月,各省對哈爾濱的回禮,讓“居然還有這種東西”的震驚感溢出屏幕,引發一場全國土特產大摸底。隨著網友的傲嬌回復——“冠縣靈芝年產銷量占全國60%,也就是全國最大的靈芝產銷集散地而已”,將冠縣靈芝推上抖音熱搜。

                      熱梗的背后是聊城特色產業茁壯成長的硬實力,而冠縣靈芝只是聊城好物的縮影。

                      眼下,2024農歷新年將近,借由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聊城向全國各地的朋友發出誠摯邀請,來聊城解鎖文旅新體驗。發出這一邀請,聊城底氣何在?我們一起來看!

                      物產豐富 一村一品

                      數字最有說服力。今年的聊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3年,新增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10億元鎮5個、名特優新農產品10個、綠色食品認證130個,“聊·勝一籌!”品牌銷售額超110億元。

                      聊城,位于黃河和京杭大運河交匯之處,有“兩河明珠”的美譽。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滋養了肥沃的土地,培育了豐饒的物產。立足資源稟賦和雄厚的農業產業基礎,聊城的標簽不勝枚舉。

                      物產方面,聊城是中國“香瓜之鄉”“雙孢菇之鄉”“阿膠之鄉”“鴨梨之鄉”“圓鈴大棗之鄉”“黃河鯉魚之鄉”“蔬菜第一市”;土特產方面,聊城有魏氏熏雞、沙鎮呱嗒、濟美醬菜、清平空心面、陽谷朝天椒;非遺方面,聊城有“木版年畫”“東昌葫蘆”“牛筋腰帶”……

                      這些標簽背后,是聊城豐饒的物產;是聊城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差異化風景,濃濃鄉愁就蘊含在一村一品中。

                      近日,聊城黃河大集名單發布,引發網友共情熱潮,人們懷揣鄉愁涌進鄉村。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琳瑯滿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絡繹不絕的人群,讓黃河大集滿載故鄉情感與節慶氛圍。有網友感嘆,“大集一趕,年味就回來了!”

                      傳統與現代相匯

                      高鐵重塑中國城市格局,時間距離取代空間距離。2023年12月8日,濟鄭高鐵開通后,一條沿黃高鐵大通道雛形初現,拉近了聊城與外界的距離。

                      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在每座城市上演,但每座城市的獨特性不可替代。聊城的獨特性在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溫暖的人間煙火。

                      來聊城打卡古建筑。光岳樓自古就有“雖黃鶴 岳陽亦當望拜”的美譽,如今已走過650年。“危樓百尺瞰滄溟,泰岱東來作翠屏”,清代文人施閏章登樓后寫就如此名句,東岳泰山與光岳樓發生人文關聯。再看古城四周洞開的城門、巍峨的角樓,你會感到豪雄之氣從歲月谷底升起。

                      來聊城打卡潮生活。聊城持續打造“安居、樂業、活力、有為”的多彩、奮斗之城。來聊城,可以感受朱雀街的煙火氣、東關街的時尚感、米市街的文化味,沉浸于特色街區逛逛吃吃,又是一夜歡暢。網紅地標鐵塔天橋連接了街口四面的大型商場,橋下小吃攤密集出街,煙火氣滿滿。

                      來聊城體驗節慶活動。這個春節,你可以行走于“兩河明珠 水城遺韻”非遺特色旅游線路,了解聊城非遺;到聊城水上古城景區看古裝巡游表演;到高新區九州洼月季公園看千年苗族女兒節花燈會;到臨清宛園參加民俗文化旅游節,看璀璨花燈、祥獅竹馬、火舞銀花!

                      今年春節,聊城圍繞“古城里面過大年”等五大主題舉辦了400余項文旅活動,“坐著高鐵去旅行”成為當下人們最鮮活的生活圖景,借由春節假期,聊城開門納客!

                      詩和遠方交相輝映

                      作家馬伯庸說,人,是城市的關鍵所在,正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造就了城市里不同的故事。隨著歲月流逝,這些故事成為一座城市獨有的人文氣息,成就了它獨有的質感和氣質。

                      作為全國“京劇藝術之鄉”,臨清京劇文化底蘊深厚。在臨清Citywalk,隨便走近一堆人,就是“胡弦一響,人人可登場”。

                      深居水城,尚書有聊。位于東昌湖畔的最美書店尚書房,吸引了省內外作家紛至沓來,以文學之名,為城市加冕。

                      好客有禮,向來是聊城人的精神特質,也讓這座城市充滿人情味。如今的聊城廣邀好友,從未離世界如此之近。

                      去年6月,茅盾文學獎得主張煒來聊城參加文化活動;在湖對岸的保利大劇院,歌手許飛演繹《父親寫的散文詩》。

                      8月26日—27日,周傳雄、柳爽、房東的貓、丟火車……14組樂隊(歌手)亮相聊城新青年音樂節。各地的樂迷朋友涌入聊城,感受兩河文化的魅力。

                      ……

                      2023年,聊城舉辦各類消費活動110余場。中秋國慶期間,全市共接待游客408.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8.35億元。

                      “演出越來越好看”“可游玩、學習、消遣的地方越來越多”……是很多市民的感受。新鮮又時髦,成為這座城市新的標簽。

                      文化和旅游消費是“引領消費經濟品質升級,引領人文城市優雅前行”的重要發力點。而旅游產業所涉及的景、物、人等,都是文化的組成要素,可以構成獨特的文化環境和氛圍。

                      我們期待著,聊城繼續以獨特的IP、文化調性,傳遞文旅融合之美,讓世界看見聊城,讓聊城走向世界?。ê钌?劉飛 顧楊洋)

                    編輯:顧楊洋
                    校對:侯莎莎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form id="nnxpf"></form>
                              <ol id="nnxpf"><dfn id="nnxpf"></dfn></ol>

                                <menuitem id="nnxpf"></menuitem>
                                  <b id="nnxpf"></b>